明朝時期有個叫屠隆的文人,著有《考槃余事·盆玩箋》,他根據當時制作盆景的狀況,總結出一套盆景取材、立意、位置、造型的理論。溫故而知新,我們向古人學習,有助于我們今天的發展和提高,換句話說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。
首先,我們選擇合適的時期。造型黑松的時間為10月份至來年的4月底前。如果只是整理小枝,那么,一年當中除了高溫季節都可進行。因為在其造型時要剪除大量的枝葉,樹的枝干在制作扭曲過程中也會不同程度的受到損傷,所以要選擇合適的時間季節,否則會對樹木造成傷害乃至死亡損失。
第二,因樹取勢。所謂“勢”即是盆景作品的形式走向,是外顯形態和內在力度的總和,內在力度包括根、干、枝的力度,具有蓄勢待發的力量。無論是動態的還是靜態的作品,都具有“勢”的存在。通俗地說,取勢就是確定造型黑松樹樁在盆中栽種的位置和形式,決定主干直、斜、懸、臥的姿勢,以及構思布枝的疏密、長短及走向。每一棵黑松素材都有它原本的自然屬性和內在特點,因此我們在取勢的時候要善于觀察素材的基本特性,因勢利導地對素材進行立意布勢,以達到內在力量和外顯勢態的統一。否則強行取勢,就會導致既不自然也會有形無神的現象。大多生長于貧瘠的峰頭崖尖,在巖逢中生根落腳,長年以清風為伴,云霧為飲,無論風吹雨打,雪壓霜欺,造型黑松始終保持著開朗豁達的胸懷,凌寒愈堅,不墜青云之志。所以立意十分重要,而立意的“高底”、“雅俗”取決于作者的學養,這種學養包括對中國文化傳統的學習和對自然造化的學習與領悟。
這就是黑松造型基礎的三個問題,在造型的后期大都依賴這些前期的操作,所以在黑松造型中,我們為不墜落松樹的品格時,應該三思而后行。歡迎大家與我們造型黑松基地共同探討。